目的:通过实证研究探讨积极心理课程教学对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医学院校选修积极心理课程的441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健康问卷GHQ-20》对课程前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量。结果: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积极心理学课程后,身心问题总分下降(P<0.05),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在自我肯定维度上,后测得分高于前测(P<0.05),其他维度课程前后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积极心理学课程前,大学一年级学生在焦虑维度得分和身心问题总分低于大学二年级学生(P<0.05),城镇学生在自我肯定维度上得分高于农村学生(P<0.05),在身心问题总分上低于农村学生(P<0.05),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在心理健康各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心理学课程后,大学一年级学生在身心问题总分上低于大学二年级学生(P<0.05),独生子女在自我肯定维度上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不同性别、家庭所在地在心理健康各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心理课程教学能有效提升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