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重大疾病防治专栏
    陈欣楠, 李增艳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3, 39(9): 91-96.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3.09.018
    摘要 (615) PDF全文 (5270)   可视化   收藏
    Wnt蛋白家族属于一类具有高度保守半胱氨酸残基的分泌性脂质修饰糖蛋白,其通路是一组高度保守的信号转导通路,能够介导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如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免疫与应激、炎症和纤维化。目前认为Wnt信号通路包括三个分支:经典Wnt信号通路,即Wnt/β-Catenin信号通路;Wnt/PCP通路;Wnt/Ca2+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在心、肝、肺、肾等器官纤维化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的进展中意义重大。本文就Wnt/β-catenin在系膜细胞凋亡、上皮间充质转变(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DN条件下足细胞功能障碍、小管EMT和肾纤维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此外,还介绍了这一过程所涉及的分子机制。这一信息为Wnt/β-catenin保护肾脏损伤和延缓DN进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分子靶点。
  • 临床医学论著
    许智超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1, 37(10): 62-65.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1.10.015
    摘要 (699) PDF全文 (2102)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王蕊, 蒲晓晓, 赵云利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3, 39(10): 84-90.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3.10.017
    摘要 (172) PDF全文 (2035)   可视化   收藏
    微塑料是目前备受全球学者关注的环境污染物。因此本文对微塑料的毒效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微塑料可穿过细胞膜直接进入细胞或组织器官,对消化系统、生殖系统产生损伤;纳米级别的微塑料甚至可以进入细胞核中,对DNA产生损伤、诱导细胞自噬与凋亡,产生氧化损伤等。目前针对微塑料毒性效应的研究主要采用实验室制备的材料,未来还应对老化状态下及自然环境中的微塑料进行深入研究,以全面了解微塑料可能对生物体产生的损害。
  • 综述
    李迎泽, 贾彦彬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3, 39(2): 76-81.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3.02.013
    摘要 (537) PDF全文 (1433)   可视化   收藏
    大肿瘤抑制激酶(Large tumor suppressor kinase,LATS)是Hippo信号通路的核心成员,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在人体内可以通过对细胞周期、细胞骨架动力学和细胞迁移等方面的调控达到抑癌等作用。已经有研究表明,LATS会影响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就LATS的结构、作用以及与消化道肿瘤的相关性等做一综述,深入了解LATS在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 综述
    胡明月, 关明杰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3, 39(8): 90-96.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3.08.018
    摘要 (211) PDF全文 (1352)   可视化   收藏
    铅是一种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体内并蓄积产生毒性的非必需金属,可以对人体的多个系统造成损害,如肾脏、肝脏、神经、血液、生殖、胃肠道等,对肠道菌群也会产生影响。儿童时期正是快速生长发育阶段,是建立肠道微生物群的关键时期,因此儿童受铅暴露的毒性影响更加明显。本文综述了铅对不同动物模型及人的肠道屏障、菌群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并重点强调了铅对儿童肠道的毒性作用。此外,本文分析了改善肠道屏障及菌群的研究,进一步总结了目前通过益生菌防治铅中毒可行和有效的策略。
  • 临床医学论著
    刁凌云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1, 37(10): 43-48.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1.10.011
    摘要 (3095) PDF全文 (1324)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联合五味苦参肠溶胶囊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06月至2020年06月在我院脾胃科门诊治疗的UC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40例,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B组(40例,口服五味苦参肠溶胶囊),C组(40例,联合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及五味苦参肠溶胶囊,服药剂量及方法同前)。3个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改良Mayo评分评估临床疗效,检测3个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 0%(38/40),高于A组的75. 0%(30/40)和B组的70. 0%(28/40)(P <0. 05); A、B、C各组患者治疗后Mayo评分减低(P <0. 05),C组低于A组和B组(P <0. 05); A、B、C各组患者治疗后CD4+高于治疗前(P<0. 05),CD8+低于治疗前(P <0. 05),C组治疗后CD4+水平高于A组和B组(P <0. 05),CD8+水平低于A组和B组(P <0. 05); A、B、C各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IL-8均低于治疗前(P <0. 05),C组低于A组和B组(P <0. 05); 3个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联合五味苦参肠溶胶囊可以改善湿热内蕴型UC患者的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提升UC患者免疫功能、有下调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 中国医学论著
    赵玉莲, 张娜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1): 66-72.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11.014
    摘要 (120) PDF全文 (1282)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蓝盆花总黄酮活性成分的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TCMSP数据库及文献报道获取蓝盆花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依据反向药效团匹配方法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服务器预测其活性成分靶标,并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等数据库筛选出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靶标。取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共同作用的潜在靶点制作韦恩图,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与ClueGO插件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 共筛选得到蓝盆花总黄酮的活性成分43个及靶点439个,网络中主要活性成分为芒柄花苷、莰菲醇-3-O-芸香糖苷、异鼠李素、槲皮素、木犀草素、淫香叶木素等,蛋白互作网络中关键靶点为TNF、AKT1、TP53、VEGFA、IL1B等。GO富集分析共涉及到生物过程503个,细胞组分54个,分子功能120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前20条相关通路,主要作用于VEGF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结论: 蓝盆花的黄酮成分可通过多靶标、多通路发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该结果为深入研究蓝盆花在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领域的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基础医学论著
    张颖超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2, 38(5): 50-54.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2.05.013
    摘要 (1054) PDF全文 (1211)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与M1型巨噬细胞参与炎症反应有关的关键基因,以及调控该基因的miRNA。方法:NCBI-GEO数据库筛选人源单核巨噬细胞表达谱,使用GEO2R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WebGestalt数据库对上述基因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STRING 11.0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应用Cytoscape 3.7.2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采用Cyto Hubba插件最终圈定HUB基因,利用mirWalk数据库和miRcode数据库预测靶向调控HUB基因的miRNA。结果:(1)GEO数据库共筛选出123个高表达差异基因,7个低表达基因;(2)经Cytoscape分析得到前20个最关键的枢纽基因,并圈定与炎症相关的基因STAT1;(3)mirWalk和mirCode数据库预测miRNAs并进行交集分析,得出STAT1受miR-23a靶向调控。结论:miR-23a靶向调控STAT1抑制M1型巨噬细胞参与的炎性反应。
  • 综述
    李丽莉, 苏燕, 马强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2, 38(9): 83-86.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2.09.019
    摘要 (807) PDF全文 (1150)   可视化   收藏
    雄黄是中医最早使用的矿物药物,也是由我国临床医生最先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并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的中药。然而,由于雄黄难溶于水、生物利用度低,导致临床使用剂量过大。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通过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制备的纳米雄黄不仅有效提高了雄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而且展示出更强和更广谱的抗肿瘤药效作用。本文对雄黄的传统应用、纳米雄黄的制备及对不同肿瘤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进行文献综述,以利于广大临床科研人员更便捷地了解纳米雄黄来源、制备及抗肿瘤作用的机制等方面研究进展,更好地开发利用纳米雄黄。
  • 综述
    李永妍, 王颖, 常江, 王玥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3, 39(7): 91-96.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3.07.017
    摘要 (279) PDF全文 (1126)   可视化   收藏
    趋化因子是主要介导各种细胞归巢和迁移的蛋白质家族,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作为稳态/炎性两用的趋化因子,通过与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结合形成CXCL12/CXCR4轴,参与免疫调节、内分泌调节、炎症性疾病,在肾脏生理发育以及不同肾脏疾病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CXCL12与CXCR4结合在促进肾脏生长及血管形成有重要作用,然而,该轴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双重作用。此外,对狼疮性肾炎、肾癌及膜性肾病而言CXCL12/CXCR4是一种新的潜在危险因素。本文就CXCL12/CXCR4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及CXCL12/CXCR4轴的拮抗剂治疗肾脏疾病的效果进行综述,有助于指导肾脏疾病的临床研究工作。
  • 临床医学论著
    王曙光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1, 37(5): 18-24.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1.05.006
    摘要 (1461) PDF全文 (1107)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通过ASPECT评分筛选发病6~24 h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卒中行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0月之间于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临床诊断为发病24 h内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卒中并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详细登记患者基线及血管内治疗相关信息,比较发病6~24 h患者与发病6 h内患者血管内治疗的血管开通、预后以及手术安全性的情况。血管开通成功定义为mTICI分级2b-3级,功能独立的结局定义为mRS评分0-2分,手术安全性指标为术后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比率,将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369例患者入组。全部入组患者按发病6 h组及发病6~24 h组经单因素分析均没有差别;在校正了所有单因素分析:90 d功能独立(OR=0.840,95%CI:0.557~1.267;P=0.405)及良好预后(OR=0.968,95%CI:0.623~1.505;P=0.887)仍没有差别,在校正了单因素年龄、性别、NIHSS评分、ASPECT评分后比较两组之间的90 d功能独立(OR=0.696,95%CI:0.439~1.104;P=0.124)及良好预后(OR=0.750,95%CI:0.453~1.241;P=0.264)依然没有差别,在校正了单因素年龄、性别、NIHSS评分,、ASPECT评分、高脂血症、心房颤动、冠心病、进展性卒中、病变部位、存在ICAS、补救支架置入、球囊扩张后比较两组之间90 d功能独立(OR=0.579,95%CI:0.300~1.116;P=0.103)及良好预后(OR=0.965,95%CI:0.482~1.932;P=0.920)没有差别。结论:ASPECT评分用于筛选发病6~24 h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同样有效,为患者提供及时、安全、可行的治疗。
  • 综述
    寇雅婷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2, 38(6): 41-45.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2.06.009
    摘要 (577) PDF全文 (1105)   可视化   收藏
    由于牙齿实际效果和设计移动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大部分病例第一序列结束时需要进行精细化调整甚至中期重启。因此,了解隐形矫治技术牙齿移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非常重要。本文就无托槽隐形矫治效率影响因素如设计因素(附件、支抗、过矫正、牙齿移动步骤、矫治器步幅、牙齿移动量、初始牙齿角度、矫治器更换频率)、患者年龄及牙周条件、矫治器材料和药物等物理因素等作一综述,为临床选择合适适应证及设计方案提供指导。
  • 综述
    蔡星, 王风波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5): 90-96.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5.017
    摘要 (118) PDF全文 (1075)   可视化   收藏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目前临床医学中最普遍的代谢性疾病之一,并且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cing information regulator 2 related enzyme 1, SIRT1)是一种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性去乙酰化酶,参与糖代谢和胰岛素的分泌过程,在DM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乏或者胰岛素抵抗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征。SIRT1不仅在β细胞中通过p53、叉头盒转录因子O(forkhead 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class O, FoxO)、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e transferase, NAMPT)等相关靶点影响胰岛素分泌;还可以通过胰岛素受体、脂联素影响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干扰胰岛素抵抗。此外,SIRT1还可以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保护胰岛β细胞免受氧化应激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刺激。同时,SIRT1通过促进线粒体的生物发生保证机体内所有细胞活动的供能,并避免脂质的积累。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糖异生功能异常导致的糖尿病也受到SIRT1诸多影响。本文旨在探讨SIRT1与DM的关系及其中涉及的相关信号网络。
  • 综述
    苏男, 石素琴, 高天一, 冯乘铭, 蔡志平, 徐晗, 方刚, 李梁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2, 38(12): 91-96.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2.12.018
    摘要 (589) PDF全文 (1005)   可视化   收藏
    脑出血作为目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后遗症明显的一类神经内科多发病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脑出血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为了更好地研究脑出血的发病机制,探索更多治疗途径及找到治疗方法,科研人员通过多种实验方法进行了探索,而脑出血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与否便成为了研究脑出血是否成功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本综述通过几种不同脑出血动物模型制备的方法比较,阐明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之后的研究人员在研究脑出血领域的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 王翠连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1, 37(1): 48-53.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1.01.014
    摘要 (1048) PDF全文 (998)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搜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应用离散选择实验方法(DCE)研究中国人群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选择偏好的研究,为医疗服务提供者和决策者了解居民对基层医疗服务的偏好提供信息。方法:以"离散选择实验"、"偏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discrete choice experiment"、"preference"、"primary healthcare services preferences of Chinese"等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从建库至2019年12月在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利用DCE研究中国人群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选择偏好中的应用的中英文文献,主要对DCE研究中属性及其水平的确定及偏好结果进行梳理。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篇研究,6篇发文于2019年,研究对象包括疾病人群、一般人群和基层全科医生。基层医疗服务纳入频次较高的属性包括服务类型、自付费用、医生技术水平、距最近就诊机构的时间、服务方式、医疗药品和设备的丰富程度。就诊咨询和等待时间、距就诊机构时间、医疗设备和药品丰富度、距最近医疗机构时间、医生技术水平、供给层次、预期疗效是影响人群对基层医疗服务选择偏好的最重要属性。结论:我国对特殊人群及基层医疗服务提供者偏好研究较少,离散选择实验设计尚需进一步完善,建议关注特殊人群及基层医疗服务提供者偏好研究,同时可借鉴ISPOR报告提出的开展DCE研究的十项标准,以提高设计的严谨性、保证DCE研究结果的可信性。
  • 基础医学论著
    邹慧琼, 郝佩佩, 曹莹莹, 刘杰, 王欣, 薛永志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2, 38(11): 6-9.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2.11.002
    目的: 建立呼吸酒精经时变化方法学,通过检测20~22岁青年酒精摄入后呼吸酒精经时变化反映血酒浓度,比较酒精代谢动力学性别差异。方法: 采用警用呼吸酒精检测仪检测呼气末酒精浓度的经时变化,使用代谢动力学软件DAS 3.0对代谢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比较20~22岁青年饮酒后代谢的性别差异。结果: 该方法检测变异系数小于5 %。男女青年饮42°100 mL白酒后,女性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大于男性,体内驻留时间MRT(0-t)明显长于男性,清除率CLz小于男性。结论: 该方法简便、无创、可行,重现性好。20~22岁青年饮用同等量的白酒,男性代谢快于女性。体内酒精完全清除女性平均需要3.5 h左右,而男性仅仅需要2.0 h左右。建立了该年龄段的青年饮酒代谢动力学数据。
  • 临床医学论著
    刘轩绮, 刘汇洋, 霍银萍, 白力, 王永福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2, 38(12): 36-43.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2.12.008
    目的: 探索下调中性粒细胞能否缓解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疾病程度,结合测序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中性粒细胞外捕获网(neutrophil extratrapping networks,NETs)形成后的转录组表达差异,为NETs影响RA疾病进展的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 利用DBA1小鼠构建CIA模型,在二次胶原强化免疫后利用抗Ly6G单克隆抗体敲减CIA小鼠体内中性粒细胞(1次/周),持续干预8周后,处死小鼠采集肺、脾、小鼠后肢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磁珠分选法收集4例RA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DAPI染料对中性粒细胞核进行染色,室温避光静置15 min后,镜下观察中性粒细胞形态特征;利用不同浓度(8 nmol/L、16 nmol/L、32 nmol/L)佛波醇-12-肉豆蔻酸酯-13-乙酸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刺激后培养2 h并进行NETs标志物染色,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刺激中性粒细胞形成NETs的最佳浓度;利用PMA激活中性粒细胞后收集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RA中性粒细胞NETs形成后的转录组表达变化。结果: 中性粒细胞表达下调部分缓解CIA小鼠关节滑膜、肺及脾的病理改变;8 nmol/L PMA刺激RA中性粒细胞放置2 h、37 ℃、5 % CO2培养箱中形成NETs的形态最佳;差异分析筛选出2 742个差异基因(P≤0.05),其中包括1 579个上调差异基因[log2(RA_control/RA_PMA>0)]和1 163个下调差异基因[log2(RA_control/RA_PMA<0],从中筛选出340个显著差异基因(log2|RA_control/RA_PMA|≥2),进行PPI网络构建进行展示;340个差异基因的GO、KEGG和GSEA KEGG通路分析分别富集较多为免疫回应和信号受体活性的调控、细胞因子之间相互调控通路、细胞因子受体互作、凋亡和Toll受体信号通路中。结论: 下调中性粒细胞可缓解CIA小鼠关节滑膜、肺及脾的病理改变;RA的NETs形成与免疫调控、凋亡以及细胞因子之间相互作用通路相关,表明NETs的形成可能参与以上免疫过程,对RA疾病进展起重要的作用。
  • 临床医学论著
    路帅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2, 38(5): 1-4,17.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2.05.001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联合中医、康复运动训练治疗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5月收治的128例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应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综合康复运动训练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中医症候积分、VAS、WOMAC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MP、IL-6以及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VAS评分、WOMAC评分也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联合综合康复运动训练治疗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安全有效,可促进临床症状、膝关节功能的改善以及缓解患者疼痛感,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 教学与管理
    齐弘炜,袁彪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7, 33(9): 135-136.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17.09.056
    摘要 (1019) PDF全文 (906)   可视化   收藏
    Baidu(2)
    心血管外科的教学一直是外科教学的难点所在。教学时间较短、内容繁杂难懂、涉及面广,且不实习,学生对心血管外科的学习不够重视。充分利用多媒体及影像资料、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快速了解心血管外科的全貌,掌握重点疾病,弥补无实习安排的不足。
  • 中国医学论著
    霍敏峰, 岳娟, 刘喜平, 朱中博, 李永玉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3, 39(1): 55-60.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3.01.012
    摘要 (1192) PDF全文 (883)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及其学术思想。方法: 整理敦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对所整理方子的组方用药进行分析。结果: 共涉及方剂61首,包含中药69味,药物四气以温、寒、平为主,药物五味以甘、苦、辛为主,药物归经以脾经、肺经、肾经为主,功效以补虚类药最高,药物出现频次在9次及以上的中药共有14味,排名前8位分别为:白芍(22)、炙甘草(21)、干姜(20)、生姜(14)、桂枝(14)、甘草(13)、大枣(13)、黄芩(13),药物组合中频次在6次及以上的有33组,药物关联规则33条,K-means聚类得到5个聚类。结论: 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揭示了《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用药规律,治法上重视寒温并用,温补脾胃、宣肺解表、注重扶正的处方用药规律,为现代临床辨治中医疾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