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中国医学论著
    霍敏峰, 岳娟, 刘喜平, 朱中博, 李永玉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3, 39(1): 55-60.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3.01.012
    目的: 探索《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及其学术思想。方法: 整理敦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对所整理方子的组方用药进行分析。结果: 共涉及方剂61首,包含中药69味,药物四气以温、寒、平为主,药物五味以甘、苦、辛为主,药物归经以脾经、肺经、肾经为主,功效以补虚类药最高,药物出现频次在9次及以上的中药共有14味,排名前8位分别为:白芍(22)、炙甘草(21)、干姜(20)、生姜(14)、桂枝(14)、甘草(13)、大枣(13)、黄芩(13),药物组合中频次在6次及以上的有33组,药物关联规则33条,K-means聚类得到5个聚类。结论: 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揭示了《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用药规律,治法上重视寒温并用,温补脾胃、宣肺解表、注重扶正的处方用药规律,为现代临床辨治中医疾病提供参考。
  • 基础医学论著
    康敏, 薛慧, 张鑫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2, 38(12): 5-10.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2.12.002
    目的: 运用电凝法制备C57BL/6小鼠远端大脑中动脉闭塞(Dist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dMCAO)模型,完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Stroke)的小鼠模型方案。方法: 54只雄性8~10周龄的C57BL/6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6只,假手术组6只,dMCAO模型组42只。造模采用双电凝一侧大脑中动脉皮层支,同时结扎同侧颈总动脉。评估小鼠造模3 d、7 d存活率与7 d造模成功率;造模7 d采用2,3,5-三苯基四唑氮(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评估脑梗死体积占比、激光微循环血流成像仪评估脑血流情况;造模3 d、7 d转棒实验评估小鼠运动协调能力。结果: 3 d和7 d正常组与假手术组存活率100 %,dMCAO模型组3 d和7 d平均存活率分别为83.35 %、78.43 %,dMCAO模型组造模成功率为66.7 %;通过TTC染色评估模型小鼠梗死体积,正常组与假手术组梗死体积占比为0 %,dMCAO模型组(6只)梗死体积占比为(18.22±0.89) %,95 %可信区间(17.28,19.15) %。通过激光微循环血流成像仪评估模型小鼠脑血流,正常组与假手术组两侧脑血流占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MCAO模型组(6只)梗死侧脑血流较对侧降低占比(53.85±1.22) %,95 %可信区间(52.57,55.13) %;通过转棒实验的在棒时间评估模型小鼠3 d和7 d运动能力,正常组与假手术组3 d、7 d在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MCAO模型组(6只)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双电凝一侧大脑中动脉同时结扎同侧颈总动脉可以建立可靠的C57BL/6小鼠dMCAO模型。
  • 临床医学论著
    钟结仪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3, 39(4): 47-50.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3.04.010
    目的: 研究不同孕期阶段(早、中、晚)孕妇凝血四项、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plasma fibrin/ 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200例孕妇就诊资料中的凝血四项,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并对FDP与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孕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凝血四项、FDP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结果: 孕早期、孕中期与孕晚期P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孕中期与孕晚期三个阶段的T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的APTT明显长于中期、晚期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中期、晚期孕妇,随着孕周的增加,FIB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孕中期与孕晚期三个时期的FDP和D-二聚体水平,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分娩前进行凝血四项、FDP、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可以掌握患者的凝血功能,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预防治疗,对产后患者出血与血栓的预防治疗有重要意义。
  • 基础医学论著
    李丽莉, 张泽虹, 马强, 刘治, 李晓晶, 邰玉, 杨忠彬, 段超, 任富玉, 苏燕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2, 38(12): 1-4.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2.12.001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对红细胞(red blood cells,RBCs)毒性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用终浓度为0.2 mmol/L、0.4 mmol/L、0.8 mmol/L、1.6 mmol/L、3.2 mmol/L As2O3分别在37 ℃培养箱孵育红细胞48 h,利用酶标仪分别检测红细胞存活率及红细胞溶血率;用终浓度为2.5 mmol/L As2O3孵育红细胞5 h,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红细胞内靶向能量代谢产物相对定量分析。结果: 0.2 mmol/L As2O3可提高红细胞存活率(P<0.05),0.4 mmol/L和0.8 mmol/L As2O3对红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P>0.05),但高浓度(1.6 mmol/L和3.2 mmol/L)As2O3可降低红细胞的存活率(P<0.05);As2O3致红细胞IC50为5 202 μmol/L;红细胞溶血率随As2O3浓度增高逐渐升高,但低浓度As2O3(0.2 mmol/L和0.4 mmol/L)对溶血率几乎没有影响(P>0.05),0.8 mmol/L组、1.6 mmol/L组和3.2 mmol/L组溶血率增高(P<0.05),但溶血率<6 %,红细胞破坏不严重;能量代谢产物的检测结果表明,2.5 mmol/L As2O3 37 ℃孵育红细胞5 h后,红细胞内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丙酮酸(pyruvic acid,PA)、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含量均增高(P<0.05)。结论: 低浓度As2O3可能通过促进红细胞糖酵解与磷酸戊糖途径保护红细胞。
  • 临床医学论著
    刘启, 王禄, 刘春城, 吉木斯, 武俊英, 陈清威, 郝勇, 石继海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2, 38(12): 28-31.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2.12.006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肛周化脓性汗腺炎( hidradenitis suppurativa,HS)诊断分期及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及肛肠科的肛周HS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结合临床Herley 分期,观察MRI显示的HS病灶分布与严重程度。结果: 10例患者中Herley Ⅰ期6例,Ⅱ期 4例,Ⅰ期患者MRI表现为局灶性炎症及脓肿,未见窦道。脓肿见于肛周(83 %),之后依次为臀区(50 %)、前会阴区(33 %)。Ⅱ期患者MRI表现为皮下组织炎症、脓肿及窦道,窦道未侵犯肌肉、肛管,未见窦道相互连接。4例患者中窦道见于肛周(100 %),前会阴区(25 %),臀区(25 %),坐骨直肠窝(25 %),臀沟(25 %)。脓肿见于肛周(100 %),前会阴区(50 %),臀区(50 %),坐骨直肠窝(25 %),臀沟(25 %)。本组患者MRI表现与临床分期一致。结论: MRI检查可明确肛周HS病变范围及深度,确定Herley 分期,为肛周HS的诊断、治疗及疗效判定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 综述
    苏男, 石素琴, 高天一, 冯乘铭, 蔡志平, 徐晗, 方刚, 李梁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2, 38(12): 91-96.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2.12.018
    脑出血作为目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后遗症明显的一类神经内科多发病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脑出血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为了更好地研究脑出血的发病机制,探索更多治疗途径及找到治疗方法,科研人员通过多种实验方法进行了探索,而脑出血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与否便成为了研究脑出血是否成功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本综述通过几种不同脑出血动物模型制备的方法比较,阐明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之后的研究人员在研究脑出血领域的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 技术与方法
    刘玉键, 付新悦, 周微, 白万富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2, 38(12): 76-80.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2.12.015
    目的: 改进利伐沙班的合成工艺,满足产业化生产的要求。方法: 以(S)-N-(2,3-环氧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4-(4-氨基苯基)-3-吗啉酮为原料,经过缩合、环合、水解、酰化等反应,最终合成利伐沙班。结果: 研究以甲磺酸代替原专利中的盐酸合成利伐沙班中间体4-[4-[(5S)-5-(氨甲基)-2-羰基-3-唑烷基]苯基]-3-吗啡啉酮甲磺酸盐,对于路线中的水解、酰化和最终的精制产品的步骤进行了优化,使产品的收率达到96.86 %。结论: 优化后的工艺改善了原研路线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以及可行性,更加满足产业化生产的要求。
  • 临床医学论著
    王赞, 谢晓云, 丁安乐, 郭鹏, 周梦蝶, 刘阳, 殷世武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2, 38(12): 17-22.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2.12.004
    目的: 构建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的临床预测模型,为临床提供预警。方法: 选取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的住院患者共281例,其中明确诊断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111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明确诊断糖尿病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1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该模型进行评价,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模型对糖尿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模型的特征选择进行优化。应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lasso回归模型中选取的特征相结合,建立预测模型诺模图(nomogram)。使用C指数、校准曲线图和决策曲线分析来评估预测模型的区分性、校准和临床实用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D2聚体、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总蛋白、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D2聚体、C反应蛋白、碱性磷酸酶、淋巴细胞数、谷丙转氨酶为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相关因素。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性,C指数为0.928,具有良好的校准性,受试者曲线显示良好的预测能力。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nomogram结合了年龄、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D2聚体、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可以方便准确地对糖尿病合并深静脉血栓的风险预测。
  • 临床医学论著
    岳亚延, 于明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3, 39(3): 37-41.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3.03.008
    目的: 探讨POEMS综合征的神经肌电图特征,为疾病的早期识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POEMS综合征患者(观察组)的神经肌电图特征,对比患者上、下肢的神经传导及F波出现率差异,并与对照组(同时期内进行肌电图检查的8例健康体检者)的神经传导和针肌电图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引出率(41.7 %)低于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81.3 %)(P<0.05),下肢CMAP引出率(62.5 %)低于上肢(100 %)(P<0.05),下肢SNAP引出率(0.0 %)低于上肢(62.5 %),胫神经F波引出率(0.0 %)低于正中神经(100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延长、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减慢、波幅(amplitude,AMP)降低(P<0.05),感觉传导AMP降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减慢(P<0.05),胫神经F波引出率明显下降、正中神经F波平均潜伏期延长(P<0.05),尺神经远端潜伏期指数(TIL)增高(P<0.05);观察组针极肌电图异常率24.1 %,其中胫前肌异常率最高。结论: POEMS综合征患者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均受累,传导速度与波幅均异常,F波异常率高,针电极肌电图可出现神经源性损害。
  • 临床医学论著
    梁志, 乌日嘎, 李鹏达, 董振宇, 杜明月, 王继军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3, 39(3): 32-36.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3.03.007
    目的: 通过系统评估了解口服益生菌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肠道菌群影响。方法: 利用计算机通过网络检索中国知网( CNKI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 )、万方大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data )、维普中文数据库、 Pubmed 英文数据库、 Embase 英文数据库、 Cochrane library 英文数据库的文献资料,评价被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检索自建库终止于2021年4月。本文利用RevMan 5.3软件处理Meta分析。结果: 经过最终筛选获得5个RCT数据,共4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单纯化疗患者相比,口服益生菌制剂可以降低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大肠杆菌含量(SMD=-2.04, P<0.00001)、粪肠球菌含量(SMD=-2.20, P=0.002),提高乳酸杆菌含量(SMD=4.30, P<0.00001)、双歧杆菌含量(SMD=3.32, P<0.00001)。结论: 口服益生菌制剂的结直肠癌化疗患者与仅接受化疗患者相比可以提升肠道内有益菌含量,并且降低机会致病菌的含量,但其结果还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加以论证。
  • 技术与方法
    王静, 林葳, 林栋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3, 39(1): 74-83.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3.01.015
    目的: 系统评价推拿或推拿联合其他疗法与药物治疗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疗效的区别。 方法: 通过数据库[主要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维普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Mbase等]检索,搜集有关推拿或推拿联合其他疗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的质量评估,质量评价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0.1标准,数据分析采用Stata 15.1软件。结果: 最终纳入25项RCTs,其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小儿抽动症的临床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率均优于药物疗法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或推拿联合其他疗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较药物治疗有一定优势,但确切的结论尚需要设计更为严谨的大样本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 基础医学论著
    李鑫, 蔚立涛, 赵秉宏, 高磊, 关明杰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2, 38(12): 11-16.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2.12.003
    目的: 探讨蒙古黄芪多糖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模型大鼠(SHR大鼠)前额叶神经元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BDNF/TrkB/CREB)信号通路作用的影响。方法: 4周龄SHR大鼠20只,分为模型组、蒙古黄芪多糖组(多糖组)、静灵口服液组(静灵组)、哌甲酯组,Wistar大鼠5只设为对照组。灌胃4周后,进行水迷宫实验、旷场实验;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三磷酸肌醇(IP3)、FosB、c-Fos;结果: 水迷宫实验中各组大鼠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糖组、哌甲酯组、静灵组较模型组站立次数减少(P<0.05),多糖组、静灵组较模型组理毛次数减少(P<0.05)。模型组较其他四组神经元结构不完整,核膜碎裂明显且受损严重。多糖组、哌甲酯组较模型组IP3降低(P<0.05);多糖组、哌甲酯组、静灵组较模型组c-Fos降低(P<0.05);各组Fos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糖组、静灵组BDNF 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增加(P<0.05),哌甲酯组、静灵组CREB 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增加(P<0.05)。结论: SHR大鼠在旷场实验中的行为改变,可能与蒙古黄芪多糖调节SHR大鼠前额叶中BDNF mRNA的表达,降低IP3、c-Fos水平以及减少前额叶神经元凋亡有关。
  • 基础医学论著
    康敏, 孟金, 芦彦蓉, 郭煜, 庞春艳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3, 39(3): 6-9.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3.03.002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相关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的治疗效果及小鼠胸腺细胞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建立类风湿关节炎的动物模型CIA小鼠,实验分为空白组、CIA模型组、阴性对照组和HIF-1α-siRNA组,空白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小鼠尾静脉注射空载体腺病毒,HIF-1α-siRNA组小鼠尾静脉注射HIF-1α-siRNA腺病毒,每周1次,共4周。实验结束后麻醉断颈处死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胸腺中Th1和Th2、Th17和Treg比例的变化,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CIA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小鼠胸腺细胞中Th1细胞和Th17细胞的比例升高,Th2细胞和Treg的比例下降,与空白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siRNA组小鼠胸腺细胞中Th1和Th17细胞的比例降低,Th2细胞和Treg的比例升高,与CIA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小鼠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出现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肺泡壁被破坏,同时出现肺间质改变,HIF-1α-siRNA处理CIA小鼠后,小鼠肺组织淋巴细胞浸润情况、肺泡壁破坏程度及肺间质改变均有所减轻。结论: HIF-1α-siRNA可以降低胸腺细胞中Th1细胞和Th17细胞的比例,同时升高Th2细胞和Treg的比例,并减轻CIA小鼠肺组织的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缓减肺泡壁的破坏及肺间质的改变,提示HIF-1α-siRNA可以通过调控胸腺细胞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对CIA小鼠引起的肺间质病变起治疗作用。
  • 临床医学论著
    刘轩绮, 刘汇洋, 霍银萍, 白力, 王永福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2, 38(12): 36-43.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2.12.008
    目的: 探索下调中性粒细胞能否缓解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疾病程度,结合测序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中性粒细胞外捕获网(neutrophil extratrapping networks,NETs)形成后的转录组表达差异,为NETs影响RA疾病进展的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 利用DBA1小鼠构建CIA模型,在二次胶原强化免疫后利用抗Ly6G单克隆抗体敲减CIA小鼠体内中性粒细胞(1次/周),持续干预8周后,处死小鼠采集肺、脾、小鼠后肢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磁珠分选法收集4例RA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DAPI染料对中性粒细胞核进行染色,室温避光静置15 min后,镜下观察中性粒细胞形态特征;利用不同浓度(8 nmol/L、16 nmol/L、32 nmol/L)佛波醇-12-肉豆蔻酸酯-13-乙酸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刺激后培养2 h并进行NETs标志物染色,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刺激中性粒细胞形成NETs的最佳浓度;利用PMA激活中性粒细胞后收集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RA中性粒细胞NETs形成后的转录组表达变化。结果: 中性粒细胞表达下调部分缓解CIA小鼠关节滑膜、肺及脾的病理改变;8 nmol/L PMA刺激RA中性粒细胞放置2 h、37 ℃、5 % CO2培养箱中形成NETs的形态最佳;差异分析筛选出2 742个差异基因(P≤0.05),其中包括1 579个上调差异基因[log2(RA_control/RA_PMA>0)]和1 163个下调差异基因[log2(RA_control/RA_PMA<0],从中筛选出340个显著差异基因(log2|RA_control/RA_PMA|≥2),进行PPI网络构建进行展示;340个差异基因的GO、KEGG和GSEA KEGG通路分析分别富集较多为免疫回应和信号受体活性的调控、细胞因子之间相互调控通路、细胞因子受体互作、凋亡和Toll受体信号通路中。结论: 下调中性粒细胞可缓解CIA小鼠关节滑膜、肺及脾的病理改变;RA的NETs形成与免疫调控、凋亡以及细胞因子之间相互作用通路相关,表明NETs的形成可能参与以上免疫过程,对RA疾病进展起重要的作用。
  • 预防医学论著
    刘婷, 丁楠楠, 庞雪蕊, 刘健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3, 39(1): 51-54.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3.01.011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女性卵巢癌发病率、死亡率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变化趋势,以期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和中国卫生与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数据,采用估计年变化百分比和95 %可信区间分析中国女性卵巢癌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的变化趋势,分析卵巢癌的归因疾病负担,比较城市和农村卵巢癌年龄标化死亡率,对比不同国别卵巢癌的疾病负担。结果: 1990-2019年中国女性卵巢癌发病率、死亡率、DALY率呈上升趋势,分别增长258.68 %、262.05 %、203.59 %。从45岁以上年龄组开始,疾病负担呈上升趋势,上升趋势最大的三个年龄段分别为≥60岁且≤64岁、≥65岁且≤69岁、≥70岁且≤74岁年龄组。2013-2019年中国城市卵巢癌年龄标化死亡率高于农村,从增幅看,农村标化死亡率增幅大于城市。从国别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卵巢癌疾病负担高于中国,而30年间疾病负担呈下降趋势。结论: 中国女性卵巢癌疾病负担仍不断增加,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应针对高危因素减少卵巢癌的发生,加强“三早”防治,以降低卵巢癌的疾病负担。
  • 基础医学论著
    王晗彰, 姜长春, 郝喜娃, 陈超, 孙明英, 李洋, 刘海耘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3, 39(3): 1-5.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3.03.001
    目的: 在急性脑梗死小鼠模型中,检测预使用丁苯酞(n-butylphthalide,NBP)是否可通过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通路减轻缺血性脑损伤。方法: Nrf2-/-纯合子和Nrf2+/+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C)、低剂量给药组(20 mg/kg)和高剂量给药组(60 mg/kg),每组6只。将丁苯酞用植物油按30 mg/mL溶解,低剂量给药组以20 mg/kg 每天一次灌胃,高剂量给药组以60 mg/kg 每天一次灌胃,对照组小鼠给予同等剂量的植物油灌胃,1次/d,持续给药4周。4周末采用电凝法制备小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d MCAO)。在脑梗死模型3 d及10 d后,通过Longa评分评估小鼠的脑神经功能。通过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检测小鼠的脑梗死体积,并通过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小鼠脑组织中Nrf2及H奎尼酮氧化还原酶1(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 1,HO-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Nrf2野生型小鼠比较,Nrf2基因敲除小鼠在dMCAO术后体重下降幅度更大,小鼠改良Longa评分更高,小鼠脑梗体积更大,小鼠脑组织中Nrf2及下游NQO1、HO-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在Nrf2+/+野生型小鼠中丁苯酞高剂量给药组(60+/+)小鼠改良Longa评分低于未给药小鼠(C+/+),脑梗体积减少,高剂量NBP对高危缺血性脑卒中脑损伤具有预防作用;在敲除Nrf2基因的小鼠,高剂量NBP对小鼠脑梗水平及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消失,无法诱导下游血红素加氧酶(HO-1)和NAD(P)H奎尼酮氧化还原酶1(NQO-1)的蛋白表达水平的上调。结论: 预使用丁苯酞对于高危缺血性脑卒中的脑损伤可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能够保护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的神经运动平衡功能,减少梗死体积。Nrf2的敲除加重了缺血性脑梗死小鼠的脑损伤,大剂量丁苯酞能够上调小鼠脑组织中Nrf2及其下游NQO-1与HO-1蛋白水平的表达,发挥其生理功能。
  • 预防医学论著
    彭寒梅, 蒋运兰, 李洁, 廖诗沁, 卢宇彤, 刘明婷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3, 39(3): 55-61.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3.03.012
    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0~18岁人群特应性皮炎患病情况。方法: 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搜集我国0~18岁人群特应性皮炎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相关的文献至2022年3月8日。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对符合标准的文献采用Stata 16.0及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9篇研究,包括182 656例研究对象,男66 502人,女63 437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0~18岁人群特应性皮炎总患病率11 %[95 % CI(9 %,12 %)]。各影响因素合并值为:家族过敏史[OR=2.6, 95 % CI(2.41,2.8)]、年龄[OR=0.89,95 % CI(0.85,0.94)]、性别[OR=1.63,95 % CI(1.12,2.3)]、父母文化程度高[OR=1.62,95 % CI(1.39,1.90)]、孕期母亲吸烟[OR=1.72,95 % CI(1.49,2.00)]、怀孕前或孕期装修房屋[OR=0.92,95 % CI(0.45,1.87)]、儿童出生后半年内装修[OR=1.86,95 % CI(1.41,2.47)]、房间有地毯[OR=1.87,95 % CI(1.24,2.82)]、居住地发霉[OR=1.75,95 % CI(1.37,2.25)]、家庭收入[OR=0.87,95 % CI(0.45,1.67)]、生产方式[OR=3.33,95 % CI(0.73,15.30)]、母乳喂养[OR=1.57,95 % CI(0.49,4.99)]、饲养宠物[OR=1.83,95 % CI(1.16,2.89)]、毛绒玩具[OR=1.51,95 % CI(1.24,1.85)]、有过敏性哮喘史[OR=1.66,95 % CI(1.53,1.81)]、有过敏性鼻炎史[OR=2.52, 95 % CI(2.29,2.76)]。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我国0~18岁人群特应性皮炎总患病率较高,家族过敏史、父母文化程度高、孕期母亲吸烟、怀孕前或孕期或儿童出生后装修房屋、房间有地毯、居住地发霉、饲养宠物、毛绒玩具、过敏性鼻炎史、过敏性哮喘史是发生特应性皮炎的主要危险因素。
  • 护理医学论著
    张瑛, 郑静, 许娟, 管玉香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2, 38(12): 61-66.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2.12.013
    目的: 探索糖尿病肾病护理的现状、前沿及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自建库至2021年7月11日糖尿病肾病护理相关研究文献,利用CiteSpace Ⅴ软件对研究主体、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结果: 共纳入1 049篇文献;文献计量结果显示,该领域内文章年度发文量呈现缓慢波动上升的趋势,2020年度发文量为105篇,高被引文献排名前5位的文章分别被引用470次、451次、427次、368次、362次;关键词聚类显示,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蛋白尿、肾脏疾病分期是学界的主要关注点;新型降糖药物、炎症及发病机制方面的探讨是该领域的研究前沿。结论: 通过文献可视化分析可清晰展现糖尿病肾病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为今后进一步加大综合管理力度,更深入研究糖尿病肾病提供直观的参考数据。
  • 预防医学论著
    杨晓晨, 韦丽琴, 王鑫, 王帆, 刘佳莉, 任帅, 李广霞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2, 38(12): 52-56.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2.12.011
    目的: 了解内蒙古地区大学生的传染病防治素养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探究防治素养对疫情相关态度行为的影响。方法: 借助问卷星平台,采用便利抽样法进行网络调查,调查对象为经筛选后居住地为内蒙古的在校大学生。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4 560份,调查对象的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6.7 %。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学类专业、居住在城市和性格偏外向是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的保护因素,OR(95 % CI)分别为2.027(1.625~2.529)、1.398(1.158~1.688)、1.297(1.040~1.617)、1.322(1.086~1.608);男性、蒙族为具备防治素养的危险因素,OR(95 % CI)分别为0.564(0.460~0.691)、0.790(0.664~0.941)。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具备防治素养为保护因素,不具备防治素养的学生自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几率更大(β=-0.219,P<0.05)。结论: 内蒙古地区大学生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高校应根据学生的民族、性别、居住地、专业和性格类型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宣教,提高学生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减轻重大疫情发生时心理应激反应。
  • 临床医学论著
    杨程文, 吕湛, 周立远, 叶世权, 王家珍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2, 38(12): 23-27.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2.12.005
    目的: 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mass)、D二聚体(D-D)检测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注册研究评分系统(GRACE)评分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接诊的急性STEMI患者1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参照《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行PCI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有无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患者分为两组。收集可能影响STEMI患者预后的因素,比较两组患者各影响因素,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急性STEMI患者预后独立性影响因素,以ROC法评估各指标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38例患者中共有37例(26.81 %)术后出现MACE,单因素基础上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KMBmass、D-D及GRACE评分为STEMI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CKMBmass、D-D、GRACE评分对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cut-off值分别为125.89 ng/mL、298.79 ng/mL、127.0分,AUC分别为0.856、0.850、0.789,三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58,其诊断效能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CKMB mass、D-D及GRACE评分均为急性STEMI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三者均可作为急性STEMI患者预后预测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