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基础医学论著
    徐锐, 张倩, 黄转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1): 10-14.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11.003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 ADM)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对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ADM的表达对肝癌患者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BioGPS数据库中ADM在人体正常肝组织中低表达(16.90±0.00);Oncomine数据库检索出ADM基因的研究共有425项,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有43项,其中高表达有22项,低表达有21项;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结果表明ADM高表达组的患者总体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及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survival, PFS)较低表达组明显缩短(P<0.001)。结论: ADM基因在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肝癌患者预后有关,有望为肝癌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 预防医学论著
    刘露, 蒋运兰, 谢红梅, 卢宇彤, 陈曾丽, 彭寒梅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0): 60-67.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10.013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空巢老年人抑郁、焦虑的影响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2年7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信息提取,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22篇研究,总样本量为34 911例,其中19项研究报告了中国空巢老人抑郁的危险因素,7项研究报告了焦虑的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无配偶[OR=1.39(1.21,1.59)]、子女探望频率低[OR=1.49(1.34,1.67)]、农村[OR=1.40(1.22,1.62)]、有宗教信仰[OR=2.66(1.68,4.22)]、自评健康差[OR=2.16(1.80,2.58)]、合并慢性病[OR=1.39(1.14,1.69)]、躯体疼痛[OR=2.09(1.62,2.70)]、生活自理能力差[OR=2.01(1.22,3.32)]、躯体疾病数量多[OR=1.98(1.71,2.29)]、经济状况差[OR=2.43(1.96,3.02)]是中国空巢老人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OR=0.80(0.71,0.90)]、非独居[OR=0.61(0.39,0.95)]、体育锻炼[OR=0.42(0.29,0.61)]、饮酒[OR=0.52(0.34,0.97)]、社会支持度高[OR=0.96(0.94,0.98)]是中国空巢老人抑郁的保护因素;性别、年龄与中国空巢老人发生抑郁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济状况差[OR=1.80(1.49,2.19)]、无配偶[OR=1.88(1.35,2.64)]、有宗教信仰[OR=2.39(1.74,3.27)]、躯体疾病数量多[OR=2.81(2.05,3.85)]是中国空巢老人焦虑的危险因素,合并慢性病与中国空巢老人焦虑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国空巢老人抑郁、焦虑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尽早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降低中国空巢老人抑郁、焦虑的发生率。
  • 内系疾病防治专栏
    张兆君, 孙杰克, 李健森, 石玉荣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8): 1-6.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8.001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脂酰转移酶1(lipoyltransferase 1, LIPT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免疫浸润中的作用。方法:运用TCGA、GEPIA、HPA、UALCAN、Kaplan-Meier、TIMER 2.0等数据库,分析LIPT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蛋白互相作用网络及对乳腺浸润性癌免疫浸润的影响。结果:LIPT1表达与乳腺浸润性癌相关,PPI网络分析LIPT1蛋白表达与酰基辅酶A合成酶中链家族成员1、二氢硫辛胺支链转酰基酶、二氢硫辛酸转乙酰基酶、二硫辛酰胺转乙酰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甘氨酸裂解系统蛋白H、脂酰合酶、脂酰转移酶2、丙酮酸脱氢酶β以及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成分X相关;乳腺浸润性癌中LIPT1表达与CD8+T细胞、CD4+T细胞、巨噬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相关(P<0.001)。结论:生物信息学预测LIPT1在乳腺浸润性癌中表达下调,并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相关。
  • 基础医学论著
    魏婧, 郭方正, 宋亚敏, 李柏青, 许涛, 汪洪涛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7): 23-31.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7.004
    目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GroEL1进行原核表达与纯化及其结构和功能预测,分析该抗原在新型结核疫苗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PCR技术体外扩增GroEL1基因,并克隆至pET28a质粒中,测序筛选构建成功的pET28a-GroEL1载体,将其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菌株中,IPTG诱导表达重组GroEL1蛋白,利用镍亲和层析柱纯化。从UniProt数据库中获取H37Ra株GroEL1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别运用Protparam、TMHMM-2.0、Protscale、NetChop-3.1、Psortb、SignalP-4.1工具预测GroEL1蛋白的理化性质、跨膜螺旋、亲/疏水性、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信号肽;NetNGlyc-1.0和YinOYang-1.2预测其糖基化位点;SOPMA和Swissmodel预测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Clustalw对同源序列进行比对。 String预测相互作用蛋白,IEBD和ABCpred预测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成功构建重组pET28a-GroEL1载体,GroEL1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部分以可溶形式表达。镍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GroEL1蛋白,其纯度达90%以上。Western blot鉴定证实重组GroEL1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结核分枝杆菌H37Ra株GroEL1基因全长1 620 bp,编码539个氨基酸,分子量55.88 kD,等电点为4.98,预测显示该蛋白亲水性较强、性质稳定,无跨膜区,有37个可能的磷酸化修饰位点和8个O-糖基化位点,属于非分泌蛋白,定位在细胞质,二级结构显示α-螺旋占53.43%,延伸链占11.87%,β-转角占7.61%,无规则卷曲占27.09%,有多个B细胞抗原表位及多个与GroEL1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结论:成功表达并纯化重组GroEL1蛋白,运用生物信息学成功预测GroEL1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为结核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
  • 预防医学论著
    陈曾丽, 蒋运兰, 谢红梅, 彭寒梅, 刘露, 李洁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7): 76-81.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7.014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等数据库,收集有关中国中老年人群HUA危险因素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采用RevMan 5.3软件和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包括72 020例HUA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1.43,95%CI:1.26~1.62),年龄≥45岁(OR=1.11,95%CI:1.07~1.15),饮酒(OR=1.47,95%CI:1.31~1.65),高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R=1.06,95%CI:1.02~1.19),高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OR=1.81,95%CI:1.58~2.07),肾功能不全(OR=2.88,95%CI:1.76~4.73),高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OR=1.21,95%CI:1.09~1.33),高血肌酐(OR=1.69,95%CI:1.53~1.85),中心性肥胖(OR=1.52,95%CI:1.30~1.79)和高尿素氮(OR=1.53,95%CI:1.23~1.90)是中国中老年人群HUA危险因素(P<0.05);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OR=0.50,95%CI:0.36~0.70)和高血糖(OR=0.75,95%CI:0.66~0.86)是中国中老年人群HUA保护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年龄≥45岁、饮酒、高BMI、高TG、肾功能不全、高TC、高血肌酐、中心性肥胖、高尿素氮是中国中老年人群HUA危险因素,高血糖和HDL-C是中国中老年人群HUA保护因素。
  • 中国医学论著
    赵玉莲, 张娜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1): 66-72.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11.014
    摘要 (141) PDF全文 (3102)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蓝盆花总黄酮活性成分的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TCMSP数据库及文献报道获取蓝盆花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依据反向药效团匹配方法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服务器预测其活性成分靶标,并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等数据库筛选出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靶标。取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共同作用的潜在靶点制作韦恩图,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与ClueGO插件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 共筛选得到蓝盆花总黄酮的活性成分43个及靶点439个,网络中主要活性成分为芒柄花苷、莰菲醇-3-O-芸香糖苷、异鼠李素、槲皮素、木犀草素、淫香叶木素等,蛋白互作网络中关键靶点为TNF、AKT1、TP53、VEGFA、IL1B等。GO富集分析共涉及到生物过程503个,细胞组分54个,分子功能120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前20条相关通路,主要作用于VEGF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结论: 蓝盆花的黄酮成分可通过多靶标、多通路发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该结果为深入研究蓝盆花在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领域的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基础医学论著
    丁彩云, 马强, 丁锦, 王海华, 李晶, 孙丽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7): 1-8.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7.001
    目的: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和PCR表达验证,探索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肿瘤微环境中的预后关键基因。方法:下载获取TCGA数据库中552例EC患者的基因表达数据,应用R软件ESTIMATE算法进行免疫评分和基质评分,筛选表达差异基因。多种算法对差异基因的预后情况和相关通路进一步探索。PCR实验分析差异基因在细胞系中的表达相关性。结果:Cox回归分析和KM生存分析提示CCR4(C-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4,CCR4)为潜在预后相关基因。GSEA(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结果发现,CCR4在免疫应答-激活细胞表面受体信号通路中显著富集。RT-qPCR结果表明,在细胞水平,CCR4在肿瘤组的表达显著高于非肿瘤组。结论:子宫内膜癌的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免疫浸润,CCR4有望成为新的子宫内膜癌诊断标记物。
  • 基础医学论著
    曹盈莹, 郝佩佩, 王佳宇, 任毕达, 张坤, 薛永志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1): 1-4.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11.001
    目的: 探究酒精多次摄入后代谢活力的动态变化,分析代谢酶代谢活力的诱导作用和性别差异。方法: 采用呼气酒精检测仪器建立大鼠呼气末酒精检测方法并检测大鼠灌胃酒精后呼气酒精浓度,借此动态地测量大鼠摄入酒精后的血酒浓度经时变化,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细胞色素P450 2E1(cytochrome P450 2E1, CYP2E1)代谢活力和大鼠性别差异。结果: 随着酒精摄入次数的增加,CYP2E1代谢活力呈现诱导趋势(P<0.05);雌性大鼠酒精代谢活力强于雄性(P<0.05)。结论: 酒精代谢和诱导作用具有性别二态性。
  • 基础医学论著
    卢伟, 程忠平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1): 5-9.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11.002
    目的: 探讨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能否提高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anti-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D-1)疗法治疗卵巢癌荷瘤小鼠的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将20只5周龄的C57bl/6 SPF雌鼠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为对照组(NC组)、FMT组、PD-1组、联合治疗(FMT联合PD-1)组。每组小鼠予广谱抗生素统一处理2周,构建假无菌小鼠模型。第0天,腹腔注射ID8-luc细胞,构建卵巢癌荷瘤小鼠模型。在药物治疗前后,分别给小鼠进行1次动物活体成像(in-vivo imaging system, IVIS),评价治疗效果。第30天即实验结束后,小鼠脱颈处死,取腹膜肿瘤组织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联合治疗组比PD-1组治疗卵巢癌荷瘤小鼠效果更好,并且降低了肿瘤细胞PD-L1表达(P<0.05)和增加了肿瘤微环境(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中CD8+T细胞浸润(P<0.05)。结论: FMT通过增加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的浸润来提高PD-1单抗治疗卵巢癌荷瘤小鼠的效果。
  • 临床医学论著
    杨美丽, 武俊英, 杨慧娟, 李丹阳, 赵一彧, 吉木斯, 郝勇, 石继海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7): 53-56.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7.009
    目的:分析比较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检测浅部真菌病的效果及不同位置检测结果比较。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在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拟诊断为浅部真菌病患者的标本,分别采用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直接镜检,比较阳性率检出结果,并进一步针对不同检测部位检测阳性率比较分析。结果:KOH湿片法和荧光染色法分别检测558例和691例患者(阳性率分别为38.35%和58.47%),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头面部、手部、足部、躯干、腹股沟及甲部位荧光染色法阳性检出率均高于KOH湿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由大到小依次为足部、头面部、腹股沟、手部、甲部、躯干部(P<0.001)。结论:荧光染色法在浅部真菌病的实验室检验中阳性检出率明显优于KOH湿片法,可以降低临床漏诊误诊率,在甲部、足部、腹股沟、头面部的检测中可作为优选,手部、躯干部则根据临床医生的临床经验在KOH湿片法或荧光染色法中选择,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基础医学论著
    张作宇, 付福山, 杨晓楠, 王占龙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1): 46-49.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11.010
    目的: 探讨CD26及CLDN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包头市肿瘤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8例PTC患者病理组织切片标本,将肿瘤组织作为实验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对两组组织中CD26、CLDN1表达水平进行测定,采用SPSS 27.0分析PTC患者组织中CD26、CLDN1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各组数据阳性率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α=0.05)。结果: 癌组织CD26、CLDN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42%、83.33%,高于癌旁组的27.08%和2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不同PTC患者年龄、性别、最大肿瘤直径、单侧、双侧甲状腺腺叶上的肿瘤、有无侵犯包膜,CD26、CLDN1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26、CLDN1与淋巴结转移均存在相关性(P<0.05);CD26与CLDN1在PTC组织中表达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s=0.294,P<0.05)。结论: CD26、CLDN1在PTC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联合检测这两种蛋白有助于PTC的诊断和治疗。
  • 综述
    李昱升, 王风波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9): 92-96.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9.017
    糖尿病脑病(diabetic encephalopathy,DE)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慢性并发症,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和大脑神经结构改变,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神经炎症、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等有关。目前,关于糖尿病脑病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旨在对糖尿病脑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像学表现、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 内系疾病防治专栏
    刘佳倩, 王子超, 岳建伟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8): 77-81.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8.015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休克指数(age shock indexes, ASI)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院内治疗情况及出院后12个月结局的差异。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在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18岁以上心力衰竭患者259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计算患者入院当天的ASI(年龄×心率/收缩压),将患者分为高ASI组和低AS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院内治疗情况和出院后12个月结局的差异;并分析ASI与患者出院后12个月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共纳入心力衰竭患者259例,低ASI组患者130例,高ASI组患者129例。高ASI组患者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数值更低、左心室后壁更薄,脑钠肽、白细胞计数更高;口服β受体阻滞剂以及静脉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利尿剂的患者更多(均P<0.05)。出院后12个月,高ASI组患者发生再住院(34.9%)及全因死亡(23.3%)事件更多,12个月全因死亡风险更高(HR=3.05, 95%CI: 1.25~7.45, P=0.014)。结论:高ASI组患者和低ASI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不同,住院期间进行的治疗相似。高ASI组出院12个月全因死亡风险高于低ASI组,ASI是影响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临床医学论著
    尤晓凤, 黄锦华, 金鑫悦, 李壮苗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7): 41-47.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7.007
    目的:对温针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为温针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以温针灸、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等为主题词,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心数据库、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检索时限均为自建库至2022年11月。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要求,对选择纳入的临床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数据提取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774例患者,与常规只进行单一的盆底肌训练治疗相比,Meta结果分析显示,温针灸联合盆底肌训练组治疗SUI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4.02,95%CI(2.58,6.26),P<0.000 01];ICI-Q-SF评分[MD=-1.17,95%CI(-1.63,-0.7),P<0.000 01];1 h尿垫试验[MD=-1.65,95%CI(-2.07,-1.23),P<0.000 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纳入文献均未报告不良反应。结论:温针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漏尿量有较好的疗效。
  • 内系疾病防治专栏
    赖连英, 李永妍, 杨时旭, 王颖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8): 91-96.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8.018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oltage dependent-anion channel, VDAC)位于线粒体外膜,是一种转运三磷酸腺苷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和细胞间代谢产物的通道蛋白,对线粒体代谢及细胞生长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VDAC在心肌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中均有显著升高。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es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最常见原因,其发病机制复杂,VDAC参与其中。本文对VDAC蛋白的结构、特性、作用机制以及与DKD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综述
    刘璐, 邵鸿江, 郭雪涛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1): 89-96.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11.018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SA)这一血清标志物目前已被广泛运用到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的筛查和诊断,但对于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2, tPSA)处于4~10 ng/mL诊断灰区的前列腺癌,其诊断意义有限。为提高了前列腺癌患者PSA处于灰区时的诊断率,减少不必要的有创穿刺操作,本文就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isoform 2, p2PSA)及前列腺健康指数(prostate health index, PHI)对于早期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linically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 csPCa)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前列腺癌的侵袭性,以及对于前列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预后、复发等方面都具有潜在的作用进行论述。近些年,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也成为了预测csPCa的常用工具,使用MRI和PHI相互补充可用于检测早期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论著
    赵萍萍, 吴涤, 李得春, 王艳国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5, 41(3): 1-5.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5.03.001
    目的:探究包头地区汉族人群凝血因子Ⅻ活性及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RSA)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RSA患者及健康妊娠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凝血因子Ⅻ活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FⅫ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801020基因型组成,两组间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明确FⅫ基因SNP rs1801020在不同遗传模型下与RSA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两组人群FⅫ基因SNP rs1801020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SA组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低于对照组(χ2=8.756,OR=2.043,95%CI: 1.267-3.295,P<0.05);RSA组CT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而TT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05,OR=2.611,95%CI: 1.447-4.713,P<0.05);RSA患者FⅫ活性在rs1801020基因型中有差别,活性由高到低分别为CC、CT、TT;FⅫ基因SNP rs1801020在共显性、显性、超显性模型下与RSA发病风险相关(OR=2.611,2.636,2.470,P<0.05);与TT基因型相比,CT、CT+CC基因型会提高RSA的发生风险;与CC+TT基因型相比,CT基因型会提高RSA的发生风险。结论:FⅫ基因SNP rs1801020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可能与包头地区汉族女性RSA患病风险相关;与TT基因型相比,突变杂合子CT基因型可能会提高RSA的发生风险;FⅫ基因rs1801020位点是等位基因T时会引起FⅫ活性降低。
  • 内系疾病防治专栏
    肖安辉, 黄冠华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8): 44-48.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8.009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对血压、颈动脉硬化、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MALAT1、一氧化氮(NO)、皮质酮及新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将既有高血压又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6例,对照组进行降压降脂处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抗幽门螺杆菌药,之后记录并对比两组血压以及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厚度、心率等变化,随访2年观察二者新发心脑动脉闭塞发生比例;将32只6周龄雄性大鼠分为自发性高血压(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SHR)大鼠A、B组,正常血压(Wistar-Kyoto, WKY)大鼠C、D组,每组8只,对A和C组大鼠进行幽门螺杆菌灌服,B和D组灌0.9%NaCl,14周后取血及胃组织检测。结果:(1)幽门螺杆菌影响血压值,使SHR和WKY大鼠血压都明显升高;SHR升压程度更明显(P<0.05)。(2)幽门螺杆菌值增大影响LncRNA MALAT1、NO、皮质酮水平(P<0.05)。(3)幽门螺杆菌值下降后新发心脑动脉供血不足甚至堵塞等情况的比例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1)幽门螺杆菌含量与血压值升高以及LncRNA MALAT1、皮质酮升高呈正相关,与NO负相关。(2)治疗幽门螺杆菌后血压等级程度下降、冠脉脑动脉闭塞发生占比减少。
  • 预防医学论著
    郭孟子, 李小芡, 汤质如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0): 68-72.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10.014
    目的: 调查大学生卫生应急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三阶段整群抽样,使用自设计问卷对3所包括文、理、医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和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549名调查对象中,卫生应急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平均得分为(56.68±6.50)分,其中52.63%的学生具备基本卫生应急素养(≥60分)。其下属的5个方面中,核和辐射事件及格率最高(90.64%),适用于各类事件的一般知识得分和及格率较低。卫生应急素养知晓状况、传染病疫情以及各类突发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方面,女性大学生合格率高于男性(P<0.05)。不同年龄组在卫生应急素养知晓状况、传染病疫情、各类突发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及群体性急性中毒事件等方面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业和非农业户籍大学生的卫生应急素养差异不显著(P>0.05)。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9~21岁(OR=3.069)和家庭月平均收入1 000~1 999元(OR=8.834)的大学生卫生应急素养较低,少数民族(OR=0.150)大学生应急素养较高。结论: 大学生的卫生应急素养,尤其是适用于各类事件的一般知识方面有待提高,应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
  • 基础医学论著
    赵威, 魏广友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1): 19-24.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11.005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和免疫分析识别儿童哮喘(childhood Asthma, CA)患者中相关基因,旨在探索其在CA诊断中的潜在价值。方法: 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GSE27011数据集,利用R Studio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分别分析疾病组与正常组之间的免疫差异,绘制 PPI网络及筛选Hub基因,运用Hub基因选出与免疫最相关的基因,利用筛选基因构建预测模型做列线图,最后选取独立GSE18965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 数据集共获得37个基因差异表达。免疫细胞差异分析显示CA的自然杀伤细胞、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水平较高,免疫功能差异显示CA的细胞毒活性、促进炎症免疫功能水平较高。通过PPI网络选出10个Hub基因,然后筛选出5个与免疫最相关的基因,分别为KLRF1、KLRD1、PRF1、IL2RB、NCAM1。利用5个基因构建模型及验证,发现KLRF1、KLRD1、PRF1基因对CA具有较高的预测诊断价值。结论: 研究鉴定出的KLRF1、KLRD1、PRF1基因可能成为诊断CA的生物标记物,自然杀伤细胞可能是CA的潜在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