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41卷, 第2期 出版日期:2025-02-25
  

  • 全选
    |
    基础医学论著
  • 王莉, 孙园, 丁彩云, 丁锦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5, 41(2): 1-5.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5.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进展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方法:自公共数据库GEO下载数据集GSE12852和GSE28600,通过在线工具GEO2R分析获取差异基因,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分析制作基因之间PPI网络。收集子宫脱垂及非子宫脱垂的骶韧带组织各4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KRT5、KRT19、CLDN7、CLDN4在骶韧带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两个数据集的差异基因经交集后,共有53个基因在POP患者的骶韧带中低表达。GO和KEGG分析发现,低表达基因与细胞外基质成分、细胞间连接等功能或通路相关。在PPI网络上,KRT5、KRT19、CLDN7、CLDN4基因可能在POP进展起到关键作用。免疫组化实验证实KRT5、KRT19、CLDN7、CLDN4蛋白水平在POP骶韧带中表达下调。结论:通过芯片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实验验证,筛选了与POP密切相关的基因和通路,其中KRT5、KRT19、CLDN7、CLDN4可能在POP的进展发挥重要作用。
  • 杨浩, 孙淑艳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5, 41(2): 6-12.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5.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建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利拉鲁肽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RI)后心肌梗死面积、心肌氧化抗氧化物质水平、各组心肌组织抗氧化应激通路关键蛋白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 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 HO-1)的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利拉鲁肽对DM大鼠MIRI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I/R组、利拉鲁肽+I/R组、利拉鲁肽+I/R+Nrf2抑制剂组(Nrf2抑制剂组)、利拉鲁肽+I/R+HO-1抑制剂组(HO-1抑制剂组)、利拉鲁肽+I/R+Nrf2抑制剂+HO-1抑制剂组(双抑制剂组)。构建DM及缺血再灌注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及超氧化物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Nrf2/HO-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I/R组的MDA含量显著升高,SOD含量显著降低;与I/R组相比,利拉鲁肽+I/R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减少;与I/R组相比,利拉鲁肽+I/R组心肌组织细胞排列较为整齐,肌丝轮廓清晰,且细胞间隙紧密、均匀;与正常组相比,I/R组心肌组织中Nrf2、HO-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与I/R组相比,利拉鲁肽+I/R组的大鼠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SOD含量升高,心肌组织中Nrf2、HO-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结论:利拉鲁肽可减轻DM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 王丽娟, 王瑾瑾, 许良, 张娜, 林玉凤, 贾小娥, 杨艳芳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5, 41(2): 13-17.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5.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白益母草乙酸乙酯部位的安全性,利用斑马鱼炎症模型探究白益母草乙酸乙酯部位的抗炎作用。方法:利用野生型斑马鱼研究不同浓度白益母草对胚胎死亡率、畸形率及体长的影响,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利用转基因斑马鱼观察不同浓度白益母草作用6 h后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巨噬细胞的迁移情况,对其抗炎活性进行评价。结果:低浓度白益母草在短期和长期作用后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均不产生明显影响,但随着作用浓度和时间的延长,药物会对其发育产生负面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低、中、高3个不同浓度白益母草治疗组巨噬细胞迁移数目明显减少,表明白益母草乙酸乙酯部位能够显著抑制斑马鱼巨噬细胞向炎症部位的迁移,表现出显著的抗炎效果。结论:本研究通过观察标记绿色荧光的巨噬细胞迁移获得了白益母草抗炎作用的直接证据。随着作用浓度的提高,白益母草对斑马鱼的发育产生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提示临床需严格控制应用白益母草的剂量和时长,以避免可能产生的毒性和不良反应。
  • 吕腾辉, 张涛, 邢嘉璐, 栗蕊, 祁赫东, 陈洲洋, 石庆田, 马志朋, 李渊, 徐志雄, 许文胜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5, 41(2): 18-23.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5.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石榴籽油(pomegranate seed oil, PSO)和鱼油(fish oil, FO)对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大鼠膝关节软骨IL-1βmRNA表达的影响因素,比较石榴籽油和鱼油对膝关节性关节炎的作用关系,为KOA防治拓展新的思路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8周健康雌性SD大鼠154只,将实验动物用EXCEL随机分成7组: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生理盐水(NS)组、石榴籽油低剂量(PSOLD)组、石榴籽油高剂量(PSOHD)组、鱼油低剂量(FOLD)组、鱼油高剂量(FOHD)组,每组22只。采用改良Hulth法手术建立大鼠KOA模型,选取有代表性的两种ω-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s)PSO和FO实验组干预,Sham组与Model组不做干预,NS组大鼠每天使用生理盐水1 mL/kg灌胃,PSOLD组、PSOHD组分别给予0.83 mL/kg、1.66 mL/kg剂量PSO灌胃,FOLD组、FOHD组分别予0.69 mL/kg、1.38 mL/kg剂量FO灌胃。干预8周后,每组随机处死10只,取大鼠后肢膝关节软骨标本,进行RT-PCR;干预 12周后,处死各组剩余10只大鼠,处理方式同上。结果:与Sham组比,Model组及各试验组8周、12周IL-1β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Model组相比,PSO和FO组8周、12周IL-1β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del组和NS组8周与12周IL-1βmRNA相对表达量对比有显著增加(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石榴籽油和鱼油都可以有效降低IL-1βmRNA相对表达量,使软骨退变得到改善;(2)相同干预时长的PSOLD组和PSOHD组,FOLD组和FOHD组,下调IL-1βmRNA表达水平的作用均无显著性差别;(3)从8周和12周数据分析对比,两组PSO组和FO组对IL-1βmRNA表达量与干预时长相关性不显著。
  • 杨震, 刘波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5, 41(2): 24-28.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5.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 SD)后大鼠认知功能改变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 /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信号通路的相关性,为后续探讨失眠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8周龄SD大鼠20只作为研究对象,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睡眠剥夺组(实验组)各10只,采取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进行睡眠剥夺。通过莫里斯水迷宫检测所有大鼠的认知功能,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检测海马组织中P-PI3K、P-Akt、P-mTOR、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e-aspartic acid protease-3, 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第5天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通过平台次数减少(P<0.05)、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减少(P<0.05);大鼠海马区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Beclin-1表达增加(P<0.01),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表达增加(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大鼠睡眠剥夺7 d后海马组织中通路蛋白P-PI3K、P-Akt、P-mTOR表达量较正常大鼠减少,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推测大鼠慢性睡眠剥夺后认知功能损伤可能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受抑制有关;(2)大鼠睡眠剥夺7 d后海马组织中的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量,较正常大鼠增加。
  • 郑家雷, 莫缓缓, 赵艳, 胡婷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5, 41(2): 29-34.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5.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骨肉瘤组织及细胞中膜联蛋白A3(annexin A3, ANX A3)差异表达的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分析ANX A3在骨肉瘤组织及肉瘤旁组织表达水平的差异;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人骨肉瘤细胞株、成骨细胞株、ANX A3过表达或敲低骨肉瘤细胞株ANX A3表达水平差异;使用划痕实验和细胞计数试剂盒分析ANX A3过表达株或敲低骨肉瘤细胞株侵袭和增殖能力。结果:骨肉瘤组织中较肉瘤旁组织ANX A3表达阳性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远处转移病例的原发灶病理组织中ANX A3阳性率较无远处转移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骨肉瘤细胞株较成骨细胞株ANX A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2.96倍;与较成骨细胞株比,ANX A3过表达细胞株ANX A3水平明显上调,约为3.52倍,敲低株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NX A3过表达株迁移和增殖能力较敲低株显著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NX A3在骨肉瘤组织较瘤旁组织中显著表达,发生远处转移病例原发灶病理组织中ANX A3阳性率更高,ANX A3可促进骨肉瘤的增殖、迁移,可能成为骨肉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 李晨妤, 聂泽银, 缪化春, 吴锋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5, 41(2): 35-38.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5.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天麻素结合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尾壳核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 GAP-43)和突触素(synaptophysin, SYP)蛋白表达是否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脑缺血的部分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48只雄性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天麻素组、电针组、天麻素+电针组。采用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法复制FCI模型。造模成功后2周,天麻素组、电针组和天麻素+电针组大鼠分别给予天麻素注射液、电针及天麻素结合电针连续治疗2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尾壳核中GAP-43和SY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大鼠尾壳核中均有GAP-43和SYP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假手术组大鼠尾壳核中GAP-43和SYP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GAP-43蛋白的表达增加,SYP蛋白的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天麻素组、电针组和天麻素+电针组大鼠尾壳核中GAP-43和SYP蛋白的表达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麻素+电针组大鼠尾壳核中GAP-43和SYP蛋白的表达较天麻素组、电针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结合电针可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尾壳核中GAP-43和SYP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有助于促进神经元损伤的修复,且针药结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独天麻素和电针治疗。
  • 陈粲, 刘治, 王昱欢, 吴穹, 马晓峰, 杨惠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5, 41(2): 39-46.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5.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实验验证的方法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的物质基础与在病理性瘢痕治疗中的潜在机制。方法:在DGIdb、DrugBank、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TCMSP 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银杏叶”,获得金纳多的作用靶点;从GeneCards、DisGeNET、OMIM和DrugBank数据库获得病理性瘢痕病变疾病相关靶点,取上述靶点交集即为金纳多抗病理性瘢痕作用靶点。将该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所得数据导入Cytoscape 3.9.1,构建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核心作用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金纳多抗病理性瘢痕作用靶点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对核心作用靶点与金纳多结合力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建立小鼠病理性瘢痕模型并验证金纳多抗病理性瘢痕生成的作用。结果:共获得金纳多抗病理性瘢痕作用靶点38个,并筛选出核心靶基因7个,分别为MAPK1、JUN、IL6、FOS、TNF、MAPK14和AKT1。KEGG途径分析富集的信号通路包括: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IL-17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核心靶基因MAPK1、MAPK14和AKT1与金纳多亲和力较好,尤其与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具有强烈的结合活性。小鼠病理性瘢痕模型给药实验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静脉推注20 mg/(kg·d)金纳多的小鼠病理性瘢痕组织转移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金纳多抗病理性瘢痕生成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金纳多主要通过作用于MAPK1、MAPK14及AKT1等核心靶点基因,影响PI3K/AKT/mTOR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等发挥对病理性瘢痕的治疗作用。
  • 李园园, 马强, 居红格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5, 41(2): 47-51.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5.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纳米雄黄药物对昆明小鼠急性毒性靶器官及病理损害机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纳米雄黄实验3 d组、7 d组、14 d组,每组8只。对照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实验组灌胃给予纳米雄黄混悬液5 000 mg/kg,每天1次;实验组小鼠分别在给药后第3、7、14天处死,对照组小鼠在14天处死,观察其一般情况、体重变化并进行血生化指标测定及病理评价。结果:给药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一般情况、体重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白蛋白、白球比、尿素氮降低(P<0.05);7 d组总胆固醇升高(P<0.05);14 d组碱性磷酸酶升高(P<0.01)。病理观察发现实验组小鼠肝细胞胞质疏松化、胞浆内出现少量大小不等的透亮的空泡;肺泡结构轻度破坏,肺泡间隔增宽;脾脏红髓和白髓界稍不清,红髓区内出现显著巨核细胞。结论:小鼠灌胃给予纳米雄黄5 000 mg/kg时未见明显急性毒性反应,证明纳米雄黄的安全性较好。
  • 临床医学论著
  • 蒋圣哲, 陈强, 罗琳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5, 41(2): 52-57.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5.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的影像组学特征在评估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9月在我院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硬化患者共474例,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分成222例Child-Pugh A级患者和252例Child-Pugh B+C级患者,并分别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组和验证组。采用3D Slicer软件勾画感兴趣区并提取门脉期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2名医师勾画结果的一致性检验使用组内相关系数进行,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对数据进行降维以及特征筛选处理,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定量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利用3D Slicer软件提取的1 223个纹理特征参数进行降维筛选,最终得到18个影像组学特征参数。根据以上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该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肝脏储备功能的诊断效能方面,其在训练组及验证组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和0.61。结论:利用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的影像组学特征可以准确评估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该模型可作为肝脏储备功能较为准确可靠的辅助检测工具,为临床医生评估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提供一种更为准确立体的新手段。
  • 韩慧莹, 刘琳, 江振宇, 王晶, 张静洁, 武金宝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5, 41(2): 58-62.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5.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Ⅱ期结肠癌(colon cancer, 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2015年SEER数据库中的Ⅱ期结肠癌患者的信息,应用单变量、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明确独立因素,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及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来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校准曲线用来描述预测风险与实际风险的接近程度;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用于评估模型的临床可用性。结果:共有21 019例患者被纳入此项研究,训练集(14 711例)和验证集(6 308例)。年龄、婚姻状态、种族、肿瘤原发部位、AJCC分期、手术均是影响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训练集中,诺模图预测模型预测1、3、5、8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9、0.736、0.738、0.761,诺模图预测模型预测1、3、5、8年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ancer-specific survival, CS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3、0.74、0.712、0.707。结论:通过SEER数据库的数据构建了一个诺模图,用于预测Ⅱ期CC患者预后及总体生存率。经过内部验证,显示出相对满意的预测性能,并有助于未来相关人群的预测及临床实践。
  • 刘安琪, 李兰珍, 杨翀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5, 41(2): 63-68.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5.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回顾性分析细菌性肺炎检出细菌的耐药趋势,为提升院内感染防控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65例不同年龄段细菌性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和痰培养结果,计算细菌检出率并分析药敏结果。结果:共纳入565例细菌性肺炎患者信息,其中18~44岁青年人99例,45~101岁中老年人466例。其中18~44岁青年人中细菌检出率为7.1%,以奇异变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多重耐药菌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但多重耐药菌株占比仅有42.9%;45~101岁中老年人细菌检出率为22.1%,明显高于青年人细菌性肺炎患者,而且细菌显现多样性,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其中多重耐药菌占比49.5%。细菌性肺炎的常见致病菌有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结论:中老年人细菌性肺炎检出率高于青年人,其中多重耐药发生率高,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
  • 王梦琪, 白雪峰, 赵志英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5, 41(2): 69-74.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5.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低表达的病理特征,通过RT-qPCR检测HER2的表达水平,追踪从穿刺活检到接受新辅助化疗后HER2表达的演变,探索其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包头市肿瘤医院收治的293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HER2阴性型134例,HER2低表达型159例),分别应用FISH及RT-qPCR检测两组患者HER2表达水平。结果:与HER2阴性组相比,HER2低表达组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Miller-Payne(MP)分级、P53及淋巴结转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P=0.7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数据显著重叠;RT-qPCR检测mRNA表达量,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ROC曲线明确最佳阈值为184.18;RT-qPCR与IHC相比,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为0.502,属中等水平;新辅助化疗前后,HER2不一致的发生率为39.8%;HER2状态与获得pCR的概率之间存在密切相关(P=0.005)。结论:乳腺癌HER2低表达与阴性的病理特征不同。RT-qPCR检测HER2 mRNA的表达量可作为IHC检测HER2低表达的补充技术。HER2的表达在新辅助治疗后表现出高度不稳定性。此外,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较差。
  • 中国医学论著
  • 孙瑶, 吴炜, 梁涵, 毕经壮, 顿博宇, 海日, 石瑞丽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5, 41(2): 75-81.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5.0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珍宝丸“异病同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OMIM、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筛选珍宝丸治疗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靶点,并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PPI分析,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对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筛选出关键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通过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筛选出核心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后,利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预测。结果:筛选后得到珍宝丸治疗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靶点有74个;对PPI网络分析后得到10个关键靶点,包括TNF、IL-6、ALB、IL-1B、ICAM-1、TLR4、CXCL8、MMP9、TGFB1、PTGS2;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与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相关且排序靠前的通路有AGE-RAGE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等,主要与炎症反应、基因表达负调控、血管生成的正调控等生物过程有关。核心活性成分(2R)-7-羟基-5-甲氧基-N-乙酰色胺-黄酮类化合物-4-1、β-谷甾醇、谷甾醇、豆甾醇、甘草素与KDR、NOS2、PIK3CA、PPARG、PTGS2结合稳定。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和分子对接的方法发现珍宝丸可以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治疗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并且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等作用,发挥“异病同治”效果。
  • 程杰, 唐雨晨, 秦瑞丽, 董志强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5, 41(2): 82-87.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5.0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病变(oxaliplatin-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OIPN)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 Pharmacology(TCMSP)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Database(TCMID)数据库及查阅相关文献筛选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活性成分和相关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进行靶点标准化;运用Cytoscape(V3.9.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检,OIPN相关基因;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通过R语言软件(V3.6.1)和Bioconductor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生物学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将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对接。结果:筛选后得到黄芪桂枝五物汤共141个活性成分,196个药物靶点,核心靶点有TNF、IL6、IL1B、AKT1、CXCL12等;GO分析得到233个相关生物过程,KEGG分析得到112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通过多个靶点、多条通路来发挥治疗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为“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综述
  • 刘宴琳, 刘晓东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5, 41(2): 88-96.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5.0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发的血脑屏障功能异常对药物转运体的影响,是神经科学与药物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探讨了血脑屏障的生理结构及功能,重点分析了癫痫、脑卒中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状态下一些血脑屏障上转运体功能变化及其对药物处置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血脑屏障上转运体功能变化的分子机制、疾病状态下药物在脑内的动力学特征以及制定个体化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策略,旨在为深化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