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40卷, 第1期 出版日期:2024-01-25
  

  • 全选
    |
    基础医学论著
  • 李晓锋, 林玉凤, 张雅蓓, 陈向辉, 赵蕊, 朱伟, 谢雅彬, 谢伟, 巴德仁贵, 姜树原, 刘晓蕾, 邵国, 白海花, 贾小娥, 杨志甫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 1-7.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挖掘蒙药额尔敦-乌日勒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活性成分和药物靶点,揭示其潜在的可能作用机制,并运用分子对接研究药物与靶点蛋白结合能力。方法: 依据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CP)挖掘额尔敦-乌日勒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以药动参数[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30%、类药性(drug-likeness,DL)≥0.18]为条件进行筛选,运用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筛选出额尔敦-乌日勒活性成分治疗帕金森病的可能靶点,运用Cytoscape 3.9.1绘制Venn图,借助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图;应用微生信在线软件及Metascape数据库查找蒙药额尔敦-乌日勒潜在的活性成分及治疗帕金森病的潜在作用靶点,并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并将药物小分子和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蒙药额尔敦-乌日勒中筛选出DL及OB值好的活性成分118种,预测治疗帕金森病的靶点207个,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富集分析显示,蒙药额尔敦-乌日勒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主要涉及RNA聚合酶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正调控DNA模板转录和调控基因表达等生物过程,其涉及的通路包括AKT1、TP53、TNF、VEGFA、CASP3等。结论: 蒙药额尔敦-乌日勒治疗帕金森病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结果,为蒙药额尔敦-乌日勒治疗帕金森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徐晗, 高扬, 白静, 蔡志平, 邵国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 8-12.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放射治疗对宫颈癌(cervical cancer, CIN)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 DNMT)1、3A和3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放射治疗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12例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前、中、后三个时期的组织,应用qPCR检测宫颈癌组织在放射治疗前期、中期和后期的DNMT1、DNMT3A和DNMT3B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宫颈癌放射治疗前、中、后三个时期DNMT1对β-act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0.122 9±0.021 7)、(0.569 6±0.021 7)和(0.162 0±0.035 2);放射治疗期间和放射治疗之前宫颈癌组织中DNMT1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期间和放射治疗之后宫颈癌组织中DNMT1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之前和放射治疗之后宫颈癌组织中DNMT1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MT3A对β-act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0.001 2±0.000 1)、(0.002 1±0.000 1)和(0.001 4±0.000 1),放射治疗期间和放射治疗之前宫颈癌组织中DNMT3A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期间和放射治疗之后宫颈癌组织中DNMT3A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之前和放射治疗之后宫颈癌组织中DNMT3A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MT3B对β-act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0.662 7±0.034 8)、(0.810 4±0.084 5)和(0.239 1±0.047 0),放射治疗期间和放射治疗之前宫颈癌组织中DNMT3B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期间和放射治疗之后宫颈癌组织中DNMT3B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之前和放射治疗之后宫颈癌组织中DNMT3B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治疗使宫颈癌组织中DNMT1,DNMT3A和DNMT3B表达发生变化,其可能在放射耐受中起到了作用。
  • 邢亚东, 杨兵, 丁琪, 罗凯文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 13-20.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石榴皮抗甲型流感的潜在有效靶点及作用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进行验证。方法: 通过TCMSP技术平台检索石榴皮的有效成分,筛选其作用的靶标。甲型流感的靶标通过TTD、DRUGBANK等数据库筛选。利用Cytoscape绘制石榴皮抗甲型流感网络图,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对关键靶标的生物功能进行注释与通路分析。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 IL-17)通路中关键蛋白、炎症因子的表达,观测小鼠体质量、肺指数变化。结果: 石榴皮中有7个潜在有效成分抗流感病毒、96个有效靶点,其中RELA、MAPK1、JUN、HIF1A、ESR1、NFKBIA、TP53可能为核心靶点,其作用机制可能与IL-17信号通路、化学致癌-受体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等通路有关。初步的动物实验显示,石榴皮提取物参与调控IL-17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 IL-1β)、TRAF6(TNF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6)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 NF-κB)p65蛋白表达(P<0.05)。结论: 通过预测得出石榴皮中所含的6个成分与不同靶点、通路交互作用,抑制多个炎症因子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而防治甲型流感。
  • 李玉琦, 罗倩, 况云舒, 梁箫, 卢广涛, 朱晓群, 陈冰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 21-29.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基于自噬和铁死亡相关基因的预后模型,并基于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自噬基因(autophagy related genes,ARGs)和铁死亡基因(ferroptosis related genes,FRGs)模型评估预后。方法: 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ccRCC数据集识别与风险相关的ARGs和FRGs,进行功能富集和肿瘤分型分析,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建立537例患者的预后风险模型。多指标ROC用于评估模型的准确性。最后使用GSE29609数据集验证。结果: 共发现37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确定了8个与OS相关的风险相关基因:CASP4、PRKCQ、BNIP3、BAG1、BIRC5、CHAC1、ATG16L2、EIF4EBP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危组患者生存率较低,多指标ROC曲线下面积 >0.75,说明模型预测准确率较高。然后基于CIBERSORT算法进行免疫细胞浸润评估。结论: 基于8个ARGs和FRGs的肾透明细胞癌相关基因预后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更准确地指导临床治疗。
  • 杨新瑞, 刘艳华, 杨艳艳, 李倩倩, 张越, 何芳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 30-35.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挖掘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关键基因,为PD提供新的诊断标志物及免疫细胞浸润特征。方法: 从高通量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数据库下载合并GSE20163和GSE20164数据集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s, DEGs)。采用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数据库分析预测DEGs的生物学功能,然后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识别PD相关模块基因,并对DEGs和PD相关模块基因取交集,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回归分析缩小交集基因并确定PD关键基因,最后对关键基因进行免疫浸润分析,并用数据集GSE49036对上述4个基因进行验证。结果: 共筛选出34个DEGs,主要与神经递质转运、学习记忆和认知等生物学过程相关。共获得WGCNA关键模块基因41个,与DEGs取交集获得19个交集基因,最终通过LASSO回归分析确定SLC18A2、SV2C、CUX2和CALB1共4个PD关键基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4个关键基因诊断PD的准确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PD中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以及γδT细胞表达相对较低,嗜中性粒细胞细胞表达较高。数据集GSE49036验证发现,SLC18A2、SV2C和CUX2在PD和对照组中基因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ROC曲线显示诊断PD的准确性较高,而CALB1基因表达差异不显著。结论: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4个PD关键致病基因,首次报道CUX2基因与PD相关性,为PD的诊断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 临床医学论著
  • 叶雪英, 彭剑虹, 许永锋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 36-40.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肝损害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状况,为早期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22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风湿科诊治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记录患者的电子病历系统,随访患者的预后,重点记录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结果: 72例患者中肝损害13例,占比18.1%,女性13例,临床上首发主要症状以口干、眼干为主。肝损害以GGT、ALP升高为主,ALT、AST升高不明显,13例患者均出现抗核抗体(ANA)阳性,中医分型判定为肝郁脾虚型6例、脾肾不足型4例、气阴两虚型2例、阴虚津亏型1例。13例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都顺利出院,2~3周后复查肝功能恢复至正常。结论: 临床医师应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肝损害、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异同有充分认识,分析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早明确诊断、分析中医证型并给予相应治疗方案。
  • 向刚刚, 曹鹏, 高启龙, 许帅, 陈建琨, 付义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 41-46.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UBE)与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两种术式辅助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DLSS)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伤科与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收治的DLSS患者共137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UBE组(n=66例)和MED组(n=7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时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术前、术中、术后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且两组患者顺利出院。UBE组手术切口总长度长于ME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着时间递进,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7 d UBE组腰痛VAS评分明显高于MED组(P<0.05),但两组上述指标在术后3、24、3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30个月随访时两组腰椎椎管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椎旁肌截面积、椎旁肌萎缩程度MED组明显优于UBE组(P<0.05)。在术后随访时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BE与MED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等优势,但在早期腰痛缓解、中远期椎旁肌截面积、椎旁肌萎缩程度等方面,UBE相对于MED并不具有优势,同时两种术式减压效果相当;由于UBE技术仍处于发展探索阶段,因此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方式选择时,MED技术值得优先推荐。
  • 曹利荣, 高满海, 赵志英, 谢伟, 付子健, 刘畅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 47-52.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无阿片类药物麻醉在老年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本院104例65~85岁接受过腹部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无阿片类药物麻醉(opioid-free anesthesia,OFA)组(右美托咪定、利多卡因联合硬膜外镇痛方案)和阿片类药物麻醉(opioid anesthesia,OA)组(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镇痛方案),每组各52例。观察主要指标:术后24 h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中、术后硬膜外镇痛药物消耗量;次要指标:术中不同时刻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术中麻醉效果,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OA组相比,OFA组在术后8 h后VAS评分降低(P<0.001);两组术中硬膜外混合药物消耗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FA组术后24 h硬膜外罗哌卡因累积消耗量低于OA组(P<0.001);两组间不同时刻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OFA组短于OA组(P<0.05);OFA组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低于OA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腹部外科手术,无阿片类药物麻醉方案是可行的。与阿片类药物麻醉方案相比,术中麻醉效果相同,但该方案可以缩短术后苏醒时间,降低术后24 h内疼痛程度、恶心和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 刘菊花, 刘军, 钟如柱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 53-56.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D-二聚体、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重度AECOPD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36例)和预后良好组(66例),检测对比两组的降钙素原、D-二聚体和NT-proBNP,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并以ROC曲线评价预后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降钙素原、D-二聚体、NT-proBNP的浓度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降钙素原、D-二聚体和NT-proBNP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的P值均<0.05。降钙素原、D-二聚体和NT-proBNP的AUC分别为0.743、0.778、0.708(P<0.01)。降钙素原联合D-二聚体、降钙素原联合NT-proBNP、D-二聚体联合NT-proBNP的 AUC分别为0.847、0.815和0.798(P<0.01)。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862(P<0.01)。结论: 降钙素原、D-二聚体和NT-proBNP均是重度AECOP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在重度AECOPD预后预测中均有一定的价值,其中三者联合检测的预后预测效能最高。
  • 王翠珍, 刘欢, 陶明芬, 许燕, 刘俊, 凌张宾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 57-61.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钝针扣眼穿刺在自体动静脉内瘘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及干预方法与效果,为血液透析临床护理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 回顾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选用扣眼穿刺法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267例血透患者,总结扣眼假隧道形成的原因、扣眼点去痂方法及技巧,分析在扣眼穿刺过程中内瘘感染的因素及防治方法。结果: 267例患者中,采用动静脉两针均为钝针穿刺189例,动脉穿刺或静脉穿刺一针采用钝针穿刺78例;扣眼重建隧道17例。2019年7至9月和2019年10至12月分别采用一次性16号无菌圆钝针头、一次性12号无菌斜面锐针头进行针眼湿敷后去痂,两种方法渗血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去痂难的程度经过统计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感染发生次数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扣眼穿刺出现假隧道形成、去痂不易时通过换用锐针进行原扣眼隧道再建方法以及采用一次性12号灭菌斜面针头进行针眼湿敷后去痂处理,能提高血管穿刺成功率,避免穿刺处感染,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血管通路的维护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班辰昊, 武永刚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 62-70.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髋臼覆盖率等髋关节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股骨头应力分布,通过使用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股骨颈骨折(头下型)病人行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头标本,研究髋臼覆盖率等髋关节参数与股骨头软骨下骨体积分数(BV/TV)的关系,进一步探究局部生物力学改变诱导的软骨下骨微结构改变,为术前计划及生物假体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因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头标本30例,对患者行术前常规CT平扫及骨盆正位片拍摄,在骨盆正位片上测量CE角、Sharp角、颈干角、髋臼前倾角等髋关节参数,对患者平扫CT进行三维重建,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官方软件Image J测量股骨头髋臼覆盖面积并计算髋臼覆盖率。以股骨头凹为定位标志,分别取张力侧和应力侧软骨下圆柱状松质骨柱。将制作好的组织标本寄送至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Micro-CT扫描、重建并分析ROI骨体积分数(BV/TV)等参数。对髋关节参数等和软骨下骨微结构参数之间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线性回归等统计学分析。结果: BMI、髋臼覆盖率、CE角与因变量BV/TV(%)之间以及髋臼覆盖率(%)与CE角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髋臼覆盖率及BMI为股骨头张力侧与应力侧软骨下骨体积分数比值(BV/TV%)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股骨头软骨下骨体积分数的绝对变化值与髋臼覆盖率呈正相关,股骨头覆盖不足引起的无序关节应力负荷可能导致骨小梁体积明显减少,对生物力学特性和关节软骨有害;BMI过高导致股骨头应力侧局部软骨下骨体积分数增大,可能会导致软骨下骨硬化,进而使软骨失去了应力缓冲,加重软骨损害。
  • 张宇新, 张永红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 71-76.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相关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在内蒙古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且有完整记录的704例T2DM患者,包括T2DM伴NAFLD和不伴NAFLD,根据体质量指数分为肥胖组(BMI ≥28 kg/m2)、超重组(24 kg/m2≤ BMI <28 kg/m2)和正常组(BMI <24 kg/m2),分别比较不同体质量指数的T2DM合并NAFLD和T2DM不伴NAFLD各组人群的一般资料和各生化指标水平差异,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1)三组不同体质量指数T2DM合并NAFLD患者组内比较:VFA、ApoB、DBil、ALT、AST、UA、FCP、FINS、HOMA-IR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T2DM伴有NAFLD患者的BMI、VFA、TG、TC、ALT、AST、γ-GGT、DBil、IDBil、UA、FPG、HbA1c、FCP、FINS、HOMA-IR等水平明显高于不伴NAFLD患者,但年龄、HDL-c前组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糖尿病病程、性别差异、高血压患病情况对此次研究无影响,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BMI、VFA、HbA1c、FCP、HOMA-IR、TG、ApoB、ALT、γ-GGT、UA是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肥胖、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IR)是导致T2DM患者发生NAFLD的因素,且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此外,该类人群也更易发展为其他代谢综合征。
  • 江望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 77-78.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检测正常健康女性和卵巢癌女性的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糖蛋白抗原153(CA153)含量,发现其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女性81例和诊断为卵巢癌的女性81例分别进行血清HE4、CA153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并比较差异。结果: 卵巢癌组的血清HE4为(47.94±24.62) pmol/L、血清CA153为(17.44±34.99) U/mL,正常健康女性组的血清HE4为(41.86±8.21) pmol/L、血清CA153为(9.39±5.05) U/mL,卵巢癌组女性的血清HE4和CA153水平均高于健康女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HE4和CA153有助于卵巢癌的诊断。
  • 预防医学论著
  • 白茹玉, 吴丽娥, 郭霞, 张佳, 于文龙, 禹延雪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 79-84.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包头地区不同人群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现状,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为制定心脑血管病精准防控策略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包头地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调查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心脑血管疾病认知水平及他汀使用情况,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共登记有效调查对象2 100例,年龄为(58.7±11.0)岁(40~94)岁,男性占45.1%(n=948)。其中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CVD)史占14.2%(298例),无CVD有危险因素人群49.5%(1 040例),正常人群36.3%(762例)。包头地区报告使用他汀类药物比例14.8%,三组人群分别为46.3%、14.2%、3.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VD组中,女性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性小;高龄、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且CVD认知水平高则与他汀使用率呈正相关。CVD危险因素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高龄、CVD认知水平高,他汀类药物使用可能性大,农村、吸烟、肥胖人群可能性小。正常组人群服用他汀原因占比:自觉应服用>亲友介绍>广告媒体宣传>医生处方。结论: 内蒙古包头地区人群在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一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使用不规范,不同亚组人群中差异较大,且存在正常人群过度用药情况。
  • 技术与方法
  • 刘志成, 闫干干, 闫浩浩, 刘晓丽, 刘晓平, 陈云雨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 85-90.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木瓜样蛋白酶(papain-like protease, PLpro)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条件,并制备高特异性大鼠抗PLpro多克隆抗体。方法: 通过优化诱导时间、诱导温度和IPTG诱导浓度,确定PLpro在大肠杆菌中的最佳表达条件,以HisTrapTM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PLpro后,将其作为抗原免疫大鼠,制备抗PLpro多克隆抗体,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测定多克隆抗体的效价、抗原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 PLpro最佳诱导温度为20 ℃、诱导时间为10 h、IPTG浓度为0.2 mmol/L;抗PLpro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可达1∶256 000,且具有良好的抗原特异性;抗PLpro多克隆抗体对抗原的检测限可达12.5 ng,具有良好的灵敏性。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进行了PLpro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条件优化及高特异性大鼠抗PLpro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研究PLpro在新冠肺炎中的免疫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白安琪, 彭孔浩, 罗利霞, 崔茹慧, 岳晓梅, 李淑荣, 冀华, 孟佩俊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 40(1): 91-96. https://doi.org/10.16833/j.cnki.jbmc.2024.0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荧光猝灭或增强机制,构建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NaYF4: Yb, Er@TGA直接对金属离子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实现对金属离子快速、准确、灵敏检测。方法: 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出性能优良的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NaYF4: Yb, Er@TGA,并对其进行表征;通过测量14种常见的金属离子对NaYF4: Yb, Er@TGA荧光强度的影响,筛选能够引起NaYF4:Yb, Er@TGA荧光强度增强或下降,且与金属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的金属离子类型,进而建立检测新方法。结果: 金属离子Mg2+、Fe3+分别在浓度范围为0~7.00 μg/mL、0~6.00 μg/mL与NaYF4: Yb, Er@TGA的荧光强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标准曲线方程的线性系数分别为0.992 4、0.998 2,检出限分别为1.79 μg/mL、1.30 μg/m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5%~98.8%、92.5%~97.8%,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05%、8.18%。结论: 该方法检测限低、准确度较高、精密度较好,有望用于实际样品中Mg2+、Fe3+定量分析。